重庆时时彩五星1胆公式
新手产品经理必看:如何快速“搞定”你的新团队
发布日期:2025-04-13 18:04    点击次数:90

对于新手产品经理来说,如何快速融入新团队并有效开展工作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位朋友跳槽成为产品团队负责人的经历,详细分享了如何在新团队中快速建立信任、了解团队成员、掌握工作流程以及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

前几天朋友跳槽去了新公司,第一次当产品团队的负责人,紧张得不得了,周末约我喝酒诉苦:“兄弟,这次压力真的大了,我也没啥经验,到底该怎么快速融入团队、顺顺利利把活儿干起来呢?”

我笑着逗他说:“这还不好办?买两本管理书看看就行了呗!”

朋友立马翻了个白眼:“哥,我要有时间看书,还找你干嘛?来点实在的!”

想想我当年也踩过不少坑,于是就认真给他支起招来。

其实产品经理管理团队的工作,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管三样:向上管理、向下管理和自我管理。

所谓向上管理,就是如何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如何优雅地争取资源;向下管理,就是如何带着产品团队的兄弟们把活干明白,别给人落下口实,尤其是公司相关的业务部门;自我管理,就是管好自己,千万别把自己熬坏了。

记住:“会做事是能力,会管事才是水平。”

向上和自我管理很多人都会,就暂时不提,向下管理却是很多人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快速的融入到一个团队。

当然,如果这个团体所有人都是自己招聘的就另当别论。

我们刚到新公司,千万别着急上来就改这改那。很多人新官上任三把火,看到产品线总感觉优化空间极大,这里要改,那里也要改,恨不能把产品重构。

不要急,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你慢慢改,而且你现在看到的表象不一定就是你以为的。来了先不要急于表现自己,而是要先花时间和团队每个人单独聊聊天,这个就是所谓的“破冰”。

别一开口就谈工作,可以轻松点,比如问问:“老家哪儿的呀?”“平时主要负责啥呀?”“最近半年哪个成果最让你满意?”“工作中哪一环节最让你头疼?”甚至可以问问:“如果给你更多的自由时间,你最想尝试些什么新鲜东西?”更有甚者你都可以问问,你觉得某某同事工作能力如何,或者你觉得这个人平时表现如何。

这并不是让你去离间同事的感情,也不是为了让你去八卦的,每个公司都有喜欢打听同事和对同事评头论足的人,通过他们可以快速的去了解一个同事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一些事情。

方便你快速的对同事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哪怕这个印象一开始是刻板的,之后再去慢慢的纠正。

这么聊下来,你就大概知道每个人的能力边界和兴趣了。

因为团队管理最重要的秘诀就是:“用人之长,而非补人之短。”

但是你要记住,你得到的这些信息尽量不要向第三人透漏,否则信息的收集者变成了信息的泄露者,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要在背后蛐蛐同事,特别是有些自认为已经处成朋友的同事,管不住自己的嘴,总想向其他人吐露点第三者的小秘密。

信任感一旦丢失,就很难找回来了。

接下来,你得抓紧去把公司内部的产品文档、技术方案、用户数据等资料快速过一遍,弄清楚三个关键问题:“最近三个月团队做了哪些版本的迭代和升级?现在正在做哪些功能迭代?未来三个月有哪些计划?”去检查公共的或者每个人的需求池,知道每个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有哪些,方便自己去确定事情的优先级顺序。

特别注意需求清单和实际工时对比,这样你就能发现效率的痛点在哪。原计划开发周期3天的工作量怎么会拖一星期。是哪里的问题,工作安排不合理,还是人员怠工或者是遇到其他的问题。

不明白的就可以问一下参与者,千万不要先入为主胡乱猜测。

接下来是工具的使用,了解一下团队都用什么协作工具,比如Jira、飞书还是钉钉,工具熟练度直接影响管理效率。

还需要建立统一的需求池、清晰的任务看板、明确的验收标准,能大幅减少团队的沟通成本,让大家少点加班,多点生活。

特别是需求管理一定要透明,建立统一的需求池的方式是把需求来源、优先级、状态都清晰记录下来,按紧急程度分类。每个需求模板要有用户场景、数据支持和验收标准,避免出现主观、模糊的需求。

摸清情况之后,就要着手建立清晰的团队规矩了,不过在建立团队规矩前先确认下现在有哪些规则和自己要公布的规则一样,而哪些是没有的,自己可以查漏补缺。

通常情况下,你可以每天早上花个五分钟开个晨会,让每个人讲清楚:“今天做哪些事情?需要团队或者某个人提供什么帮助?昨天有没有遇到困难?之前遇到的问题打算如何处理或者改进。”在当日的会上要同步任务进度。

每周五再开个一周工作总结,看看本周有哪些任务没有完成,没有完成的原因有哪些,需要哪些支持,下周可能会有哪些任务。

周一的时候再开个简单的例会,明确本周要做到事情,特别是有哪些临时的新增需求。对于功能需求,一定要把任务细化分配好,可以做一个可视化任务看板,每个月底再带大家认真复盘一次,不追责,只关注流程优化。

要知道:“没有规矩的自由,不是自由,是混乱。”

另外,和开发团队明确每周预留10%的时间处理技术债务,比如每周五下午修复历史遗留问题。养成这个习惯,团队的长期效率会越来越高。

绩效评估和反馈机制也很重要,团队想有长期的干劲儿,绩效激励一定要公平透明,目标清晰,奖惩分明,虽说很多公司都有绩效,但一般情况下没人会太注意,除非管理制度已经十分完善,绩效评估会和工资挂钩,否则一般人的绩效都会是不错的,这也算是对团队成员的一种变相的包容和鼓励。

反馈机制方面,可以建立起匿名反馈渠道,让团队成员敢于表达真实的想法,定期开反馈会,形成良性循环。最好的方式是每个月选出大家最想解决的三个问题,现场制定解决方案,形成闭环。

“只有反馈才是进步最好的加速器。”

但一定要知道,反馈不是举报,不要搞人身攻击这一套,利用的不好,很容易让性质变坏,让团队的成员彼此产生不信任的感觉。

除了每天的工作,团队的氛围也很重要。我们可以时不时地搞一些培训和分享会,让团队成员互相学习,还能请外面的专家来给我们带来新鲜的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大家的专业水平,又能激发大家的创造力。

可以让大家自愿报名,如果报名意愿不强烈,可以进行公共讨论按照定好的人员名单顺序进行分享。

有些人在报名的时候推三阻四,真轮到自己的时候还都是比较认真的,毕竟人人都有分享欲,更重要的是自己有好胜欲,不能让别人觉得自己的分享毫无价值。

另外,经常一起吃个饭或者搞搞团建活动,能让大家更团结,更有归属感。一个优秀的团队,不只是工作上一起努力,还要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上互相帮助,一起向前走。

平时工作中,得养成个习惯,就是任何功能的迭代和更新,尽可能得用数据说话。如果有条件,可以定期开个数据分析会,把用户增长、转化率这些重要的数字盯紧。

用这些数据来支持产品的决策,让团队都学会用数据思考问题。尽可能不要用猜测和其他产品也是这样做的来决定产品该往哪儿走,需要让数据来告诉我们答案,这样才靠谱,其他人也会觉得你比较专业。

以上就是产品团队的向下管理的大致内容,但最为重要的是,新官上任要烧好的“三把火”,关键在于烧对地方,而不是烧得多大,快速搞定几个明显的问题,让大家看到你的行动力,信任也就有了基础。

最后想说的是,记得一定要给自己留点空间,每周花点时间深度思考和总结:“管理别忘了管理自己,成长空间留出来,才能走得更远。”

管理其实并不复杂,做好这些事,任何普通人很快就能带领团队稳稳当当地干活儿了!

本文由 @知鱼之乐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